改革乃成功之母 執行能力乃核心
中國改革成常態之機遇
亞洲四國現正進行大刀闊斧式改革,藉以應付早已潛藏的危機或泡沫,還出現強勢及具有能力的領導人,其經濟及股市的發展應較佳,只是階段不同、程度迥異而已。
安倍在2012年底再次就任日本首相後,立即推出首二支箭,金融及財政政策雙管齊下,刺激日經指數2014年上升70% (詳見圖一),看似有聲有色 ! 但自2014年推出第三支箭後,不但面對嚴峻挑戰,還必須落實許多細節。
日印冀望主導21世紀亞洲增長 抗衡中國
印度總理莫迪(Modi)剛當選時代雜誌2014年十大風雲人物首位,他早前的日本之行非常成功,亦冀望此行改變印度的形象,尤其是透過改善基建及官僚等吸引海外投資 ; 他早已與日本交往,當他在2007 – 2012年擔任Gujarat首長時,改善當時電力供應及吸引不少日本投資,與日本政、商界過從甚密。
適逢近期印度的經濟數據非常理想,如次季經濟增長在通脹調校後回落至10月份5.52%,通脹從雙位數字下跌至5.52%,印度央行行長繼續利用加息壓抑通脹,幸而油價熊市有助舒緩通脹。雖然美元今年表現強勢,央行將干預盧比匯率及協助保持出口競爭力,在取消油價的資助後,預料印度的外匯儲備將大幅增加及收支赤字大幅下降。
印度左右逢源
中國早前在上海成立金磚五國銀行,印度便出任首任行長,可見印度不欲稱臣於中國,可能與中國在亞洲地區(甚至全球)爭霸 ! 綜觀印度目前的行徑,她希望從美國、日本及中國互相競爭中獲得最大利益,並協助印度急起直追中國 ! 另一方面,印度對中國推行之城鎮化頗感興趣,也欲借鏡高鐵、基建及經濟特區等成功經驗,協助印度推動社會、民生、基建及經濟發展等。
由此觀之,日本及印度互補和合作空間頗大,有助孕育更多日、印企業合作,不但協助日本企業保持未來的增長速度,印度也藉機改善基建及民生,如加快興建鐵路和改善物流系統等提高競爭力,為印度晉身另一亞洲強國奠下基礎。
相信各位明白 “水向低流”乃大自然定律,資金必然流入低成本的地區/國家,如越南、緬甸及印度等,且看印度新總理莫迪能否藉國際形勢加快自身發展,成為未來10年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! 若屬實,各位宜留意印度股市走勢,應長線投資或持有 ? 甚至伺調整之機買入 ?
按圖二A所示,印度股市已超越2007年金融海嘯爆發前之高位191%,扣除印度盧比貶值43%,淨回報達148% ; 圖二B顯示於2014年印度股市中,尤以印度小型企業表現最佳。
中國股市必定後來居上
中國豈能坐以待斃 ! 中國股市經歷6年熊市,但中國在這6年來每年GDP增長仍達7%或以上,股市應不斷創下新高才合理,在歐美、印度及印尼等股市創下金融海嘯後新高,國內A股在2014年卻上升了4 –5成,只有金融海嘯後之一半而已(詳見圖三),表現仍遜於美股及恆指。
中國政府因此必須迎頭趕上及保持領先地位,中央希望從政府推動投資、出口、轉型、服務業及內需等,也致力反貪腐,並以此為常態。中央政府還透過增加支持金融業支援實體經濟,利用股市及債市協助國企改革等,預計中央政府更高調地支撐股市,故東驥基金董事總經理龐寶林於2014年8月6日在騰訊QQ道出 “A股牛市真的來了” ! (詳見圖四訪問)
在政府指示下,儘管中國經濟仍存在下行風險及尚未見底,如房價下滑、2014年11月份通脹下跌至1.4%、生產物價指數下跌2.7%等,故中國或需利用全面減息保持7%經濟增長。
中國在3個鐵底下,即股市估值底、改革底、悲觀的投資情緒已見底,經濟緩慢地回升,如近期出口增長仍然不濟,只有4%,貿易順差達554億美元,創下歷史新高。
配合滬港通及不對稱減息等催化劑,宏觀及外圍因素如歐洲減息及推行量寬、利差交易、美國聯儲局暫時未能加息、日本政府退休金增加海外投資比例等,相信中港股市在2015年仍有機會上升,尤其是A股散戶已把6年熊市心態拋諸腦後,一舉投入A股牛市的升浪裡,因為中國GDP已較7年前大幅增加,內地人亦已累積更多財富,還可以利用融資投資於股票等,他們更拋房、棄理財產品及商業等,大量資金紛紛轉投A股市場,金融市場改善對國企改革非常有利,最終推動股市進一步發展,各位宜把握之。
除投資於A股指數基金外,投資者可考慮下列10大中國投資機遇:
1. A、H股差價頗大的股份(尤其是金融類別等);
2. 受惠於減息的板塊(如內銀股);
3. 電力股(因減息後其借貸成本下降);
4. 軍工股(因李嘉城購入其中一隻軍工股);
5. 資產管理股份(包括本港及國內上市的股份) ;
6. 息口敏感的股份 ;
7. 受惠於“一帶一路”的基建股份 ;
8. 受惠於國企改革的股份 ;
9. 高負債比率的股份, 包括 : 內房、工業股、基建股等 ; 及
10. 其他包括:消費、醫療及互聯網等。
"聲明 : 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。本人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。"